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科研>>综合>>文章内容
《双减背景下小学科学主题活动开发与实施的研究》文摘卡4
发布时间:2022-12-23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张玉磊

课题组名称

双减背景下小学科学主题活动开发与实施的研究

     

陆丽

文章题目

“双减”政策下美术作业的多元化设计

       

郭铃洁

起始页码

88-90

公开发表时间

2022-12

   

试题与研究

主要观点摘录:

三、“双减”政策下设计多元化美术作业的策略

(一)作业要关注学生的兴趣点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在美术教育中如果学生对美术学习不感兴趣那么教师设计再丰富的教学内容都是无用的。在创作美术作品时,作者的灵感十分重要,创作者需要用优美的美术语言来展现自己的情感特色,这样创造出的美术作品不仅能让人感觉到色彩美,还能让人感觉到人文美、艺术美。教师在学习中是学生的明灯,可以给学生指出正确的学习方向。教师也是促进学生展开高效学习的重要外界因素,而兴趣是内在的是摸不着的学习动力,教师虽然不能直接给学生学习兴趣,但是可以通过多元化的作业让学生对美术学习产生兴趣,为此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就要把作业内容和学生的兴趣点进行结合。

(二)设计差异性作业

在双减政策下美术教师要相信每个学生都是具有美术学习的潜能的,教师的职责就是让学生在原本的知识经验之上,激发学生的美术潜能,让学生能够得到更高层次的发展。作业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通过多元化的作业设计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性思维等等,一个班级中学生的美术基础能力参差不齐。有些学生从小学阶段开始学习素描、油画等等,这一类学生的美术知识技能要更加牢固,且对美术的艺术感悟能力也更高。而有些学生的美术学习仅仅依靠教学课堂,这类学生的美术基础知识技能较弱,因此在课堂上教师也不能完全按照统一标准进行作业设计,这样的作业效率较低。美术作业设计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要彰显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因此教师要先对学生的差异进行分析统计。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教学了解每个学生的美术知识能力、艺术感悟能力,然后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次。后进层的学生既没有掌握美术技能,对艺术的感悟能力也较弱。中等层次的学生虽然在美术创作技巧方面较弱,但是对美术作品的赏析能力、感悟能力较强。而优秀层次的学生掌握较强的美术技巧,同时在美术教学中对艺术品的感悟能力也较强。在分层之后教师就要有针对性地设计作业。

(三)设计合作式作业

在双减政策下,美术教育除了知识技能方面的教学任务,还承担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育人任务。初中阶段的学生处于青春期,心思敏感喜欢特立独行,在学习中的合作意识不强。教师为了提高作业的有效性、丰富作业内涵可以把合作精神和作业进行结合,把传统的单人作业转变为让学生感到快乐的合作作业,这样还可以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并且小组合作时,学生们可以充分进行探讨、交流,可以发生思维的碰撞。学生对于一个作品可以产生不同的看法,在这一过程中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教师可以利用合作作业达成更加深层的教学目标。教师在设计小组作业时,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的研究,先确定更高、更深的教学目标,再根据教学目标设计长期小组合作作业和短期小组合作作业。

(四)制定多元化作业评价方式

双减下中学美术作业的评价已经不能再局限于只对学生最终的作业成果进行评价,评价要具有多元性和过程性,也就是教师要注重表现性评价。除了作业成效还要重点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美术学习能力、美术学习的情感价值观等等。而多元化评价主要体现为即时性评价、总结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即时性评价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都要对学生作出形成性评价的方式,在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的思维、学生的学习态度进行即时评价,这样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本阶段的学习成效。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鼓励性评价帮助学生建立信心。这种评价方式更适用于美术课堂作业,在学生完成课堂作业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随时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如学生把作业灵感、学生完成作业的态度等等,通过这样的评价可以激发学生进行美术创作的勇气,从而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

对我的启发:

美术作业不仅可以反映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还可以让学生通过美术作业提升艺术修养、提高实践能力,因此设计多元化的美术作业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重要作用。科学活动的设计也可以从学生的兴趣点、差异性开始设计。

还需要收集哪些文献资料?

1.美术主题活动设计的相关书籍和文献。

2.跨学科案例。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红梅实验小学    联系地址:常州市红梅新村61号    联系电话:85314817
    违规办学举报电话:0519-86366697(接听时间:8:00-11:00 13:30-16:3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05086717号-1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