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红梅实验小学校本教研活动考核细则
集体备课:
1、期初集体备课应备好整册教材、各单元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等要求。
2、每周集体备课应坚持“五定”:定时间、定地点、定每周进度、定教学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做好集体备课记录本的记录与整理工作。
3、课程教学中心将汇同教研组在每月从集体备课的“量”和“质”两方面进行检查。
独立备课:
各位老师应按要求在一备的基础上进行详尽的二备,建议课后及时反思。
二备至少要有一周的余量。
教后反思要有质量,应立足于教师教学中的困惑或学生学的角度进行认真的反思,坚持每课一反思,每月至少有一篇有质量的反思。
校级教研课执教者将教案在教研活动前发放至教研组老师处;同年级备课组老师应当在教研课前参与组内磨课,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供执教者参考。
上课:
1、教师每学期上一节级部内研究课,40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每学期必须上一节校内公开课。
2、校级教研课须经年级组内至少一轮磨课,教学设计需关注并落实新版课程标准指导思想。
3、校级研究课执教者在规定时间内发放公开课教案后,教研组成员及时互动讨论,提出自己的看法或观点。
4、执教者上完课后,根据教研组成员的评课,改进教案。有条件可以反思磨课,努力打造成精品课。
听课:
1、课前认真研读执教者发上去的教案,做到心中有数,有目的地进课堂听课。
2、按时参加每次听课活动,及时记录好听课笔记,并按照教研组的研究要求进行课堂观察等记录。
3、相互学习,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3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不少于30节。每月不少于6~8节。提倡跨学科听课,建议看网络优秀录像课。
评课:
1、认真参与每次评课,踊跃发表自己的观点,每学期至少有一篇有质量的评课文本稿。
2、负责记录的教师须择重点记录每次教研活动评课环节内容,留存过程性材料。
其他:
1、全体教师须按时参加教研活动,不无故缺席教研活动。认真参加教研活动,听课、评课遵守纪律,不做与教研活动无关的活动(如批改作业、看报纸等)。
2、各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及相关责任人须按时上传、上交相关材料。
3、教研组长负责制定教研组计划,认真完善地安排每次活动,学期结束撰写本组教研组总结。组织相关教师,做好过程性材料的收集与整理。
4、教师应及时进行经验总结,凡基本功、评优课获奖,承担区级以上公开课、讲座展示,以及发表或获奖论文或积极申报各级各类课题,按照学校绩效考核办法进行奖励。
5、全体教师须认真完成学校分配的各项教研任务,积极参加市区组织的各类培训活动。